第九十九章
關燈
小
中
大
天黑之時,李絳和李曄才回到府中。鄭氏和李暄一直坐在堂屋裏等消息,聽下人稟報他們回來,兩個人都站了起來,去門口相迎。
李絳被李曄攙扶著,因為在甘露殿久跪,他雙腿至今還使不上力氣。等他坐下,鄭氏問道:“這到底是怎麽了?宮裏一會兒一個消息傳出來,妾身和大郎都擔心死了。”
李絳沈著聲音說道:“我沒事。就是餓了一日,你去準備點飯食給我們吧。”
鄭氏連忙應是,扶著蘇娘出去張羅。
李暄走到李絳的面前,拜道:“父親,聖人召您和四弟進宮,到底是為了何事?您怎麽這般狼狽地回來?”在他印象之中,父親是最重儀容和儀態的,他說那代表著李家的門面。若不是遇到非常之事,父親是斷不會如此失儀的。
李絳說道:“有人在禦前告發我跟火襖教勾結一事。我的相位,恐將不保。”這事瞞不了李暄,不到明日,便會傳遍整個都城。
李暄震驚得說不出話來,好半晌才道:“怎會如此?先是二弟,而後是父親……但此事與四弟何幹?”
李絳看了眼李曄,對李暄說道:“今日我累了,三言兩語說不清楚,你先回去吧。”
“父親……”李暄很想問個清楚,李絳只是擺了擺手,打發他出去。李暄無法接受這個巨大的沖擊,滿腦子都是父親若被削職,李家上下該怎麽辦。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離開堂屋的,只遣了個隨從去軍中說了一聲,今日告假。
堂屋裏只剩下李絳和李曄,李絳拍了拍身側,說道:“四郎,來,坐這兒。”
李曄依言走過去,挨著李絳坐下。他垂眸看著地面,目光如深潭一般。沒有人知道貞元帝最後跟李絳說了什麽,李曄在東宮裏枯坐著,腦海中白茫茫的一片。
後來終於等到陳朝恩,要他去扶李絳出宮。父子兩個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皇宮,沿路上不少宮人都看見了,在他們背後議論紛紛。
“我知道你在想什麽。當年之事,有為父不察之過,這二十多年對你也未算盡責。但無論如何,你都是李家之子,這點不會改變。你不可被那些人今日所言而影響。”李絳語重心長地說道。
李曄很少有這樣跟他並肩而坐的機會。李絳在家中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,無論夫妻還是父子之間,相處得都像是上下層一樣。李絳看重家風,註重長幼尊卑,克己覆禮,因此少了股人情味。
“人情味”這三個字,恰恰是李家最缺乏的東西。李曄想起當初去南詔的時候,他坐在市集的茶肆裏,看到嘉柔和木景清姐弟兩個打鬧,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往,便心生羨慕。也許那時開始,他便企及那份溫暖吧。
“父親,我真的是……?”
若他當真不是李氏的血脈,如何還能安然呆在李家,以李絳之子自居?之後,外面的謠言會越來越多,家裏的人早晚會知道。
李絳捏住他的肩膀,十分用力:“你記住,不管旁人怎麽說,只要有我在,你便是我的兒子,家裏沒人敢置喙。大郎不夠敏銳,二郎剛愎自用,你的性子是三個嫡子當中最沈穩的,才堪大用。此番不管聖人最後作何決定,你只管做你該做的事。我輸了,你們還沒輸。別忘了,你不僅僅是李曄,還是玉衡,白石山人的弟子。不到最後,未知勝負。聽明白了嗎?”
李曄鄭重地點了點頭。
貞元帝曾經在短短幾年之內換過十幾個宰相,李絳已是在位時間最長的。這個文官之首,其實並不好當,動輒得咎。李絳之所以能做得長久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卷入黨爭。這恐怕也是貞元帝最後沒有做出處置的原因。加上貞元帝的年紀實在不小了,只想把江山好好地移交給繼任者。此時大動幹戈,打破朝堂上的格局,於政權移接來說並不是一樁好事。
鄭氏命下人端了食案進來,看到父子倆坐在一起說話,還覺得驚訝,但同時又十分欣慰。李曄這些年一直都不得寵,被兩個兄長壓著,此番家裏接二連三地出事,李絳好像更看重他了。
她就是沒多少見識的淺薄婦人,哪裏知道今天宮中是何等的驚心動魄。用過晚膳以後,她還把李曄叫到自己的住處,問道:“廣陵王是不是回來了?”
李曄正在考慮如何應對舒王的事,隨意點了點頭。
鄭氏拉著李曄說道:“四郎,前些日子你不在,你阿姐回家好幾趟,說在廣陵王府裏過得並不好。那個郭氏,仗著廣陵王的寵愛和這回衛國公在河朔立下的功勞,幾乎要爬到她頭上去了。你與廣陵王素來交好,可要多勸勸他,善待你阿姐啊。”
從前,李曄只覺得母親眼皮子淺薄,如今卻覺得她實在是沒心沒肺。今日的事,換了別府的主母,第一時間想到的,應該是問宮中發生了何事,會否對家主的前程有影響。而母親關心的,居然是這樣一件毫不相關的事,也不怪父親無法將家中的事托付給她。
他現在沒有心力應付鄭氏,只道:“我帶著嘉柔一道回來的,暫時將她安置在驪山別業。明日我還要出門去看她,母親說的事,我記下了。”
鄭氏見他毫不上心,不肯放人:“四郎,你可只有這麽一個阿姐,不能不管她。你不知,那個郭氏她仗著是衛國公的女兒,可半點沒把你阿姐放在眼裏……”
“母親。”李曄站起來,口氣隱隱含怒,“您若真有心,就該知道,憑我跟廣陵王的那點交情,還不足以插手他府中的內務。阿姐出嫁的時候,我已經再三提醒過她,皇室中人,尤其是廣陵王這樣的身份地位,不可能一輩子守著她一人。若這點委屈都受不了,還是別做廣陵王妃了。”
“你這孩子,我說兩句,你怎麽還著急了……”鄭氏喃喃道。
李曄徑自行禮告退。
鄭氏能有什麽心思,無非是李慕蕓在她面前添油加醋,想讓家裏去幫她爭地位。可家中現在是什麽光景?李昶下獄,父親被舒王針對,她還只顧著自己。李曄以前念著骨肉之情,還明裏暗裏幫幫她,可如今,卻只有心寒。
第二日,嘉柔在城門一開時便入了城,聽到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李絳可能要被罷相的事情。他們的馬車剛在家門前停穩,就看見另一輛馬車飛奔而來,李慕蕓扶著婢女,著急地從馬車上下來。她雙目通紅,見到嘉柔有些難堪,也顧不上打招呼,就火急火燎地入府了。
嘉柔沒有她那麽著急,落在後面,扶著玉壺慢慢往裏走。她昨夜腹痛,沒有睡好,今日腦袋有點昏沈沈的,看上去人也憔悴。李府的下人剛迎了李慕蕓進去,又看見嘉柔回來,頓時一陣手忙腳亂的。
李曄原本坐在房中靜思,聽到下人稟報,連忙出來接嘉柔。
“你怎麽自己回來了?臉色還這麽差?”李曄扶著她,幾乎將她整個人攬進懷裏。若不是旁邊有下人來來往往,他便直接將她抱起來了。
“我沒事。”嘉柔放心地靠在李曄的身上,邊走邊說道,“昨日進宮到底是什麽情形?我今日一入城,便聽到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大人要被罷相的事,連阿姐都趕回來了。”
李慕蕓回來,不是在乎李絳,而是在乎自己的地位會不會被影響。李曄懶得理她,只將昨日在甘露殿的事情對嘉柔說了一遍,當然隱瞞了關於自己身世的那一部分。
“舒王忽然離開,聖人最後也沒有明確表態要如何處置父親。今日街頭巷尾的流言,想必是有心人傳播出去的。”李曄說道。昨日他被身世弄得措手不及,一直陷在自己到底是誰的情緒裏。
後來在堂屋,父親的一席話倒讓他豁然開朗了。無論他是誰,這盤棋還沒下到最後,不能中途退出。而且越是這個時候,越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。否則便功虧一簣。
所以今日,他就釋然了。
他們回到住處,屋中擺設一如離開時一樣,半點沒有動過。李曄扶嘉柔坐在榻上,又去倒了一杯水遞給她。
水是溫熱的,嘉柔喝下去,只覺得腹中也暖和許多,說道:“我就猜到是舒王要對付你們。昨日玉壺回來,給我一封阿娘寫的信,信中提到許多往事。”她把信拿給李曄看,“你可知,舒王曾與太子妃蕭氏有私情?”
李曄神色一凝,仔細看信中所述。他只知當年延光長公主一案,讓東宮徹底失勢,舒王一飛沖天,並借機鏟除異己,朝堂的格局盡數改變。恐怕背後的主導者就是舒王。然而舒王竟與太子妃有私情?他的感覺和嘉柔一樣,若此事深挖下去,必定會有意外的收獲。
“對了,昨日你可有見到張憲?”嘉柔問道,“我讓雲松去找張憲,張憲好像知道什麽,讓雲松在米鋪等他。可最後雲松沒有等到他。”
李曄搖了搖頭:“我回來後還麽見過張憲,憑他的身份也無法入宮。莫非舒王中途離開,與他有關?我懷疑失蹤的開陽也在舒王手裏,只是不知舒王要幹什麽。”
孫從舟是開陽,孫靈芫是瑤光,他們是同門。雖然在洛陽的時候,嘉柔正在經歷喪子之痛,但她知道了孫靈芫的身份,便不難猜到孫從舟的。
“難道舒王已經查出了你的身份?我總覺得這些事之間是有關聯的,你自己要多加小心。實在不行,就離開長安避避風頭吧。”嘉柔擔心地說道。
李曄坐在她身邊,伸手抱她入懷,半開玩笑地說道:“你覺得我能躲到哪裏去?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而且舒王跟東宮之間,必有一戰。這個時候,我不能離開。”
嘉柔知道說不動他,在心中嘆了口氣。前世他辭絕了高官厚祿,避世隱居,又因為虞北玄起兵而拖著病體殘軀再度出山。在他心裏,這天下的分量實在太重了。而她所能做的,只是陪伴在他身側,為他分擔。
他們在屋中說話,玉壺在門外守著。她看到雲松氣喘籲籲地跑來,問道:“你這是怎麽了?有什麽東西在追你?”
雲松跑得太急,雙手按在膝頭,斷斷續續地說道:“舒,舒王府的人來了,要見四郎君。”
玉壺一怔。裏面的人已經聽到,嘉柔下意識地握住李曄的手,對他搖了搖頭。
李曄輕輕地笑了笑: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。他若已經知道,不是我避而不見就能躲過去的。別擔心,或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。他好歹是舒王,青天白日,也不會對我如何的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李絳被李曄攙扶著,因為在甘露殿久跪,他雙腿至今還使不上力氣。等他坐下,鄭氏問道:“這到底是怎麽了?宮裏一會兒一個消息傳出來,妾身和大郎都擔心死了。”
李絳沈著聲音說道:“我沒事。就是餓了一日,你去準備點飯食給我們吧。”
鄭氏連忙應是,扶著蘇娘出去張羅。
李暄走到李絳的面前,拜道:“父親,聖人召您和四弟進宮,到底是為了何事?您怎麽這般狼狽地回來?”在他印象之中,父親是最重儀容和儀態的,他說那代表著李家的門面。若不是遇到非常之事,父親是斷不會如此失儀的。
李絳說道:“有人在禦前告發我跟火襖教勾結一事。我的相位,恐將不保。”這事瞞不了李暄,不到明日,便會傳遍整個都城。
李暄震驚得說不出話來,好半晌才道:“怎會如此?先是二弟,而後是父親……但此事與四弟何幹?”
李絳看了眼李曄,對李暄說道:“今日我累了,三言兩語說不清楚,你先回去吧。”
“父親……”李暄很想問個清楚,李絳只是擺了擺手,打發他出去。李暄無法接受這個巨大的沖擊,滿腦子都是父親若被削職,李家上下該怎麽辦。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離開堂屋的,只遣了個隨從去軍中說了一聲,今日告假。
堂屋裏只剩下李絳和李曄,李絳拍了拍身側,說道:“四郎,來,坐這兒。”
李曄依言走過去,挨著李絳坐下。他垂眸看著地面,目光如深潭一般。沒有人知道貞元帝最後跟李絳說了什麽,李曄在東宮裏枯坐著,腦海中白茫茫的一片。
後來終於等到陳朝恩,要他去扶李絳出宮。父子兩個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皇宮,沿路上不少宮人都看見了,在他們背後議論紛紛。
“我知道你在想什麽。當年之事,有為父不察之過,這二十多年對你也未算盡責。但無論如何,你都是李家之子,這點不會改變。你不可被那些人今日所言而影響。”李絳語重心長地說道。
李曄很少有這樣跟他並肩而坐的機會。李絳在家中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,無論夫妻還是父子之間,相處得都像是上下層一樣。李絳看重家風,註重長幼尊卑,克己覆禮,因此少了股人情味。
“人情味”這三個字,恰恰是李家最缺乏的東西。李曄想起當初去南詔的時候,他坐在市集的茶肆裏,看到嘉柔和木景清姐弟兩個打鬧,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往,便心生羨慕。也許那時開始,他便企及那份溫暖吧。
“父親,我真的是……?”
若他當真不是李氏的血脈,如何還能安然呆在李家,以李絳之子自居?之後,外面的謠言會越來越多,家裏的人早晚會知道。
李絳捏住他的肩膀,十分用力:“你記住,不管旁人怎麽說,只要有我在,你便是我的兒子,家裏沒人敢置喙。大郎不夠敏銳,二郎剛愎自用,你的性子是三個嫡子當中最沈穩的,才堪大用。此番不管聖人最後作何決定,你只管做你該做的事。我輸了,你們還沒輸。別忘了,你不僅僅是李曄,還是玉衡,白石山人的弟子。不到最後,未知勝負。聽明白了嗎?”
李曄鄭重地點了點頭。
貞元帝曾經在短短幾年之內換過十幾個宰相,李絳已是在位時間最長的。這個文官之首,其實並不好當,動輒得咎。李絳之所以能做得長久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卷入黨爭。這恐怕也是貞元帝最後沒有做出處置的原因。加上貞元帝的年紀實在不小了,只想把江山好好地移交給繼任者。此時大動幹戈,打破朝堂上的格局,於政權移接來說並不是一樁好事。
鄭氏命下人端了食案進來,看到父子倆坐在一起說話,還覺得驚訝,但同時又十分欣慰。李曄這些年一直都不得寵,被兩個兄長壓著,此番家裏接二連三地出事,李絳好像更看重他了。
她就是沒多少見識的淺薄婦人,哪裏知道今天宮中是何等的驚心動魄。用過晚膳以後,她還把李曄叫到自己的住處,問道:“廣陵王是不是回來了?”
李曄正在考慮如何應對舒王的事,隨意點了點頭。
鄭氏拉著李曄說道:“四郎,前些日子你不在,你阿姐回家好幾趟,說在廣陵王府裏過得並不好。那個郭氏,仗著廣陵王的寵愛和這回衛國公在河朔立下的功勞,幾乎要爬到她頭上去了。你與廣陵王素來交好,可要多勸勸他,善待你阿姐啊。”
從前,李曄只覺得母親眼皮子淺薄,如今卻覺得她實在是沒心沒肺。今日的事,換了別府的主母,第一時間想到的,應該是問宮中發生了何事,會否對家主的前程有影響。而母親關心的,居然是這樣一件毫不相關的事,也不怪父親無法將家中的事托付給她。
他現在沒有心力應付鄭氏,只道:“我帶著嘉柔一道回來的,暫時將她安置在驪山別業。明日我還要出門去看她,母親說的事,我記下了。”
鄭氏見他毫不上心,不肯放人:“四郎,你可只有這麽一個阿姐,不能不管她。你不知,那個郭氏她仗著是衛國公的女兒,可半點沒把你阿姐放在眼裏……”
“母親。”李曄站起來,口氣隱隱含怒,“您若真有心,就該知道,憑我跟廣陵王的那點交情,還不足以插手他府中的內務。阿姐出嫁的時候,我已經再三提醒過她,皇室中人,尤其是廣陵王這樣的身份地位,不可能一輩子守著她一人。若這點委屈都受不了,還是別做廣陵王妃了。”
“你這孩子,我說兩句,你怎麽還著急了……”鄭氏喃喃道。
李曄徑自行禮告退。
鄭氏能有什麽心思,無非是李慕蕓在她面前添油加醋,想讓家裏去幫她爭地位。可家中現在是什麽光景?李昶下獄,父親被舒王針對,她還只顧著自己。李曄以前念著骨肉之情,還明裏暗裏幫幫她,可如今,卻只有心寒。
第二日,嘉柔在城門一開時便入了城,聽到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李絳可能要被罷相的事情。他們的馬車剛在家門前停穩,就看見另一輛馬車飛奔而來,李慕蕓扶著婢女,著急地從馬車上下來。她雙目通紅,見到嘉柔有些難堪,也顧不上打招呼,就火急火燎地入府了。
嘉柔沒有她那麽著急,落在後面,扶著玉壺慢慢往裏走。她昨夜腹痛,沒有睡好,今日腦袋有點昏沈沈的,看上去人也憔悴。李府的下人剛迎了李慕蕓進去,又看見嘉柔回來,頓時一陣手忙腳亂的。
李曄原本坐在房中靜思,聽到下人稟報,連忙出來接嘉柔。
“你怎麽自己回來了?臉色還這麽差?”李曄扶著她,幾乎將她整個人攬進懷裏。若不是旁邊有下人來來往往,他便直接將她抱起來了。
“我沒事。”嘉柔放心地靠在李曄的身上,邊走邊說道,“昨日進宮到底是什麽情形?我今日一入城,便聽到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大人要被罷相的事,連阿姐都趕回來了。”
李慕蕓回來,不是在乎李絳,而是在乎自己的地位會不會被影響。李曄懶得理她,只將昨日在甘露殿的事情對嘉柔說了一遍,當然隱瞞了關於自己身世的那一部分。
“舒王忽然離開,聖人最後也沒有明確表態要如何處置父親。今日街頭巷尾的流言,想必是有心人傳播出去的。”李曄說道。昨日他被身世弄得措手不及,一直陷在自己到底是誰的情緒裏。
後來在堂屋,父親的一席話倒讓他豁然開朗了。無論他是誰,這盤棋還沒下到最後,不能中途退出。而且越是這個時候,越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。否則便功虧一簣。
所以今日,他就釋然了。
他們回到住處,屋中擺設一如離開時一樣,半點沒有動過。李曄扶嘉柔坐在榻上,又去倒了一杯水遞給她。
水是溫熱的,嘉柔喝下去,只覺得腹中也暖和許多,說道:“我就猜到是舒王要對付你們。昨日玉壺回來,給我一封阿娘寫的信,信中提到許多往事。”她把信拿給李曄看,“你可知,舒王曾與太子妃蕭氏有私情?”
李曄神色一凝,仔細看信中所述。他只知當年延光長公主一案,讓東宮徹底失勢,舒王一飛沖天,並借機鏟除異己,朝堂的格局盡數改變。恐怕背後的主導者就是舒王。然而舒王竟與太子妃有私情?他的感覺和嘉柔一樣,若此事深挖下去,必定會有意外的收獲。
“對了,昨日你可有見到張憲?”嘉柔問道,“我讓雲松去找張憲,張憲好像知道什麽,讓雲松在米鋪等他。可最後雲松沒有等到他。”
李曄搖了搖頭:“我回來後還麽見過張憲,憑他的身份也無法入宮。莫非舒王中途離開,與他有關?我懷疑失蹤的開陽也在舒王手裏,只是不知舒王要幹什麽。”
孫從舟是開陽,孫靈芫是瑤光,他們是同門。雖然在洛陽的時候,嘉柔正在經歷喪子之痛,但她知道了孫靈芫的身份,便不難猜到孫從舟的。
“難道舒王已經查出了你的身份?我總覺得這些事之間是有關聯的,你自己要多加小心。實在不行,就離開長安避避風頭吧。”嘉柔擔心地說道。
李曄坐在她身邊,伸手抱她入懷,半開玩笑地說道:“你覺得我能躲到哪裏去?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而且舒王跟東宮之間,必有一戰。這個時候,我不能離開。”
嘉柔知道說不動他,在心中嘆了口氣。前世他辭絕了高官厚祿,避世隱居,又因為虞北玄起兵而拖著病體殘軀再度出山。在他心裏,這天下的分量實在太重了。而她所能做的,只是陪伴在他身側,為他分擔。
他們在屋中說話,玉壺在門外守著。她看到雲松氣喘籲籲地跑來,問道:“你這是怎麽了?有什麽東西在追你?”
雲松跑得太急,雙手按在膝頭,斷斷續續地說道:“舒,舒王府的人來了,要見四郎君。”
玉壺一怔。裏面的人已經聽到,嘉柔下意識地握住李曄的手,對他搖了搖頭。
李曄輕輕地笑了笑: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。他若已經知道,不是我避而不見就能躲過去的。別擔心,或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。他好歹是舒王,青天白日,也不會對我如何的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